一,编制背景。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根据一定的背景进行定位,必要的背景分析、导则定位、编制进度都是需要进行简要说明,这样在汇报的时候可以让领导有个快速的了解。通常,不要过于啰嗦,提取主要点,不要长篇大论。
二,导则主要内容。这部分就是技术资料的主要部分常规可以分为:
1 .总则:主要内容是编制的目的、依据、适用范围和部分声明。
2 .名词术语:必要的名词解释,像海绵城市、年径流污染削减率、雨水滞流控制量等等,一些较为专业的名词再解释的时候简单易懂的口语化,汇报的时候方便理解,当然汇报文件中一定要专业。
3. 基础资料:项目所在城市的降雨、土壤情况、蒸发量等一些地理、水文类基础资料,为后面的设计提供支撑。
4. 设计标准:主要是依据相关要求,设立强制性标准、指导性标准、和其它相关标准。分级把控,在今后的设计实施中就会有主次的解决问题,不要出现摊大饼的情况。简单说像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、雨水利用水质标准等硬性指标性都属于强制性标准,而绿色屋顶率、下沉式绿地率相对较为弹性的准则属于指导性标准,其它标准主要是指的水文、内涝防治标准等辅助性标准。
5. 相关计算方法:这一部分主要是相关的设计参数、水量计算、渗透设施计算。需要给排水专业的配合,一些具体的公式我就不给大家放了,因为,当时我也没看懂,也是多专业进行配合的,哈哈。
6. 海绵城市规划:控制性规划、修建性规划、其它专项规划。分级说明问题,条理要清晰。
7. 海绵城市设计:主要是场地评估、初步设计、详细设计三部分。这部分内容展开说会有很多内容,就不具体的说,但是需要涵括的内容一定是不同的场地性质都要进行说明,像城市道路、建筑小区、公共空间等从初步到详细具有针对性的介绍,不能单一性的去概括。
8 .海绵城市设施设计:这部分就是属于指导性设施设计。
9. 模拟应用:进行数据推算,以表面设计的合理性。
上一条: 模块雨水收集系统及安装
下一条: 雨水收集系统分类及特点